清代以来,西欧文明对东方文明侵入,西风东渐,必然地要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产生强烈的影响,当时有不少新小说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借鉴西方侦探小说中精巧的布局、紧张的情节设计、严密的推理演绎等方法。有的是尝试写作一部完整的侦探小说,有的则是在小说中插入一两个侦探小说故事一显水平,这种尝试性的创作,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代表性作家。
正是由于侦探小说的出现,给中国相类似的小说文体即“公案小说”带来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使本土化的“公案小说”一下子失去了生存的必要,就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持守。这种情形从生态学角度看是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一个物种、一个社会,当面临对手的强大挤压时,往往取两种态势,一是谋图共存共荣,一是彻底放弃自我,选择淘汰出局。
“公案小说”发展到清末的状态正是如此。它与“侠义小说”的合流是取第一种生存态势,但当它遭遇西方侦探小说的时候,由于它在叙述手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先天缺陷,它无法能够拾掇起自己的零碎去与侦探小说去整合,或者说是由于先天的原因欲学习侦探小说之“谋”而终不能合,侦探小说又是如此绝对地先进和强大,所以,“公案小说”作为文化圈中的一个“物种”的自然消失就成为一种必然。
发表日期:2016年7月7日